“惬意”的豹生

2bcd6ca416e870dfd0a6eea8fc21d7e.jpg

05a4291c07dde34188d70fd36789fcd.jpg

转眼间这一年就要过去了,看看这一年的日子过的,要说哪个动物过得最悠闲,虎豹房的饲养员们认为,还得是我们金钱豹展区里那富有活力的“小不点”。为啥这么说呢?来看看这次它的娱乐活动吧。

为了给动物享受更好的动物福利,饲养员们给动物换着花样的做不同的丰荣,这次给“小不点”的是一个装有食草动物用过的草以及一些小碎肉的麻袋,以此来模仿食草动物,激发金钱豹的一种捕猎行为。一进展区,“小不点”凭借它敏锐的嗅觉,马上锁定了在栖架上的“猎物”,在暗中观察很久以后,一个跳跃就把“猎物”压在爪子底下,东闻闻西看看,然后就叼起这个“猎物”,去到它自认为最安全的地方来享受它的战利品喽。不同于非洲大草原上的打工豹——猎豹(也有人叫他们急支糖浆......),金钱豹由于生存环境、其自身的体型(属于地区大佬级)等原因,捕获的猎物,他们自己可以保护起来慢慢享用。在一番撕扯之后,麻袋成了布条,稻草散落一地,唯独小肉不见了踪影。

玩累了,“小不点”喜欢趴在树干上,看看隔壁的邻居(赤狐),有时配合游客,摆着小傲娇的姿势,合影留念,这日子,着实是“惬意”啊!(饲养员内心:大佬,您开心就好!)


查看

小长颈鹿如何“坐车”

3615898ce0d5208fbb15efd9f657bcf.jpg

c7ac1247aa715af365862fa318192b9.jpg

近日,上海动物园长颈鹿馆一头长颈鹿将赴其他动物园,让我们看看长颈鹿是如何“坐车”的。

经过饲养员,兽医反复讨论认为小长颈鹿的运输需要特别注意它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确保它们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得到妥善照顾。以下是饲养员关于关于小长颈鹿运输的考虑和处理办法:

运输容器:运输容器应该足够宽敞,以便小长颈鹿能够站立、躺下和转身。容器内应该铺设柔软的底垫,以提供舒适的环境。对此饲养员提前做好了脱敏训练

温度控制:在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内的温度适宜,并且避免极端的温度变化。此次运输的大卡车安装了挡风布。

饮食和水源: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当的饮食和水源,以满足小长颈鹿的生理需求。饲养员为小长颈鹿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包括女贞树叶,苜蓿草,还有一大袋颗粒料。

减少压力:运输过程可能会对小长颈鹿造成压力,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压力,比如提供安静的环境和避免过度干扰。领导反复关照卡车司机路上要开的稳。

合规标准:在进行运输时,需要遵守相关的动物福利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小长颈鹿得到适当的对待和保护。运输一段时间会有工作人员观察小长颈鹿的精神状态。

在进行小长颈鹿的运输时,上海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全程监督并确保小长颈鹿的安全和舒适。此次运输任务成功完成。


查看

饲养员妙思巧手 松鼠猴住新家

 

2eb54f673e736cddba85f849c3df33a.jpg

93284e6174cb383ce3ae35b98a0f312.jpg

 

8月开始的松鼠猴展区大改建已完工,猴儿们也从“临时宿舍”搬进了新房。不过,展区微更新仍在继续。通过展区改建前后,松鼠猴的行为观察及对比,饲养员发现了新问题,想出了新对策;同时,也有冒出了新想法,付出了新行动。

室内展区墙面装上了丰富的爬架、管道等丰容设施,展区中间显得空洞,对此,饲养员们搭建了大大的喂食平台,增加了松鼠猴活动、取食区域的同时,也能让游客们体验到正面视角,来观察松鼠猴。上方空间则悬挂了绳梯以及透明可观察的小屋。可以看到松鼠猴对这些全新的丰容设施兴趣十足,使用效果十分良好。

此外,在假山、地面上预留了孔洞,可以固定插入竹子和树枝,不论是视觉效果还是松鼠猴的活动需求均能够满足。与假山连接的地面铺了树皮,虫虫自助餐就在这块儿。

除了这些,饲养员依然不断进行着头脑风暴,可能下回再来的时候,松鼠猴展区又变了样呢,期待游客们前来发现更多的惊喜。


查看

自然笔记优秀作品展,你来看过了吗?

 


01一等奖%20东太湖沿岸水域小记%20金予天.jpg

微信图片_20230731090307_1.jpg

 

作为2023动物生活节·“发现自然美 同建动物美好家园”行动计划之一,上海动物园向市民组织征集自然笔记作品。通过前期的实践指导、收稿、评选,现入选优秀作品已在上海动物园科学教育馆第一展厅进行展示。

本次自然笔记展的作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八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青少年主题活动——“笔记自然-青少年自然笔记展示评选活动”中精选的优秀作品。第二部分是上海动物园向市民征集的自然笔记作品。第三部分是来自适存小学和虹桥中学学生的自然笔记作品。共计176幅作品。这些优秀的自然笔记作品不仅记录下笔者在自然中的所见所感,更有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与行动。

园方希望通过自然笔记活动倡导市民拿起画笔创作记录自然笔记,引导市民增强生态文明意识,以自己的所见、所思、所行积极参与上海生态之城建设中。


查看

迎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食草展区增加另类元素

K-1.jpg

K-3.jpg

 

第九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11月11日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举行了启动仪式,本届国际自然保护周以“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为主题,城市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保护是其中一个主题。

贴合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食草一队也准备了一些人工鸟巢和大、小型昆虫旅馆放置在不同展区,希望给食草展区增加一些不同的元素,打造混合型的室外展区,探讨将野生动物保护与公园本土物种保护结合起来的可能性。

人工鸟巢制作了两种样式,一种屋脊形的顶,一种单面斜顶,大小尺寸在20cm*20cm*30cm左右,悬挂在食草展区不同的树杈上,里边填放了一些干草和干的树叶,希望可以给小型本土留鸟和冬候鸟提供可以躲避的空间。

另外制作了一些小型的昆虫旅馆,里边填充了一些竹筒、枯树枝、腐烂的树干等昆虫喜欢的材料,给展区内的昆虫提供额外的躲避空间和越冬选择。例如蜂类倾向选择筒状物栖息,步甲等昆虫可以在腐烂的树干产卵。此外还有一个大型的昆虫旅馆目前正在准备中。

通过人工鸟巢、昆虫旅馆的制作和展示,将圈养野生动物保护和非圈养本土动物保护结合起来,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展区,一方面给鸟类、本土昆虫提供躲避所和越冬地,另一方面也是对原有食草动物的一个社群和认知丰容,同时能够达到对物种多样性保护的一个展示宣传。


查看

“干脆面”乔迁新居 上海动物园小浣熊开启花园度假模式

浣熊3.jpg

浣熊1.jpg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的来临,上海动物园的“干脆面”小浣熊乔迁新居,成功入驻自己的豪华大别墅,开启美好的度假新生活。

一早,随着室外通道门的开启,小浣熊们进入参观通道,一路小跑,穿过层层树木,进入自己的豪华后花园准备开始“上班”啦!

小浣熊们的后花园分为两个区域,室外主场布置了假山、溪流、瀑布,场地中央还有荔枝木搭成的栖架以及小木屋。经过一段高空仿藤蔓布景后就是浣熊的游泳池。泳池中不仅分布着大石块供浣熊戏水,还有个小木屋供浣熊休息。

经过几天的环境适应后,小浣熊们对自己新家的探索欲越来越强了。每日的场地巡逻必不可少,一进入花园后,浣熊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寻找饲养员藏在各处的食物,假山上、栖架下、溪水边、小木屋中。找寻到食物后,小可爱们双手抱着食物,慢悠悠地享受着自己的“战果”。经过地毯式搜寻后,食物被扫荡一空。

到了空闲时间,小家伙们有的到水边喝水玩耍,有的趴在假山上休憩晒太阳,有的相互交流着自己的探索经历……一天,有一只聪明的小家伙在探索中突然发现了空中的藤蔓,迫不及待爬了上去。第一次的“走钢丝”有点晃晃悠悠,但是,小家伙没有放弃,慢慢地就越来越顺利,速度也越来越快,来来回回走了好几圈,看上去小浣熊对于这段空中走道是相当的满意。

浣熊的新展区位于小小动物园,有沙坑可供小朋友玩耍,边看看浣熊,时不时抬起头,可能发现“干脆面”就在你们头上哦!

 


查看

国庆假期高峰 志愿者在行动

微信图片_20231007172606.jpg

微信图片_20231007172051.jpg

今年的国庆假期已落幕,期间为了应对大量的入园游客,上海动物园志愿者团队的相关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本次长假为期8天,志愿者上岗日均30人次,主要通过社会志愿者群体、老科协以及本市各高校志愿者社团招募。

随着更多的游客涌入展区,投喂现象也出现得更密集,因此在投喂较严重的15个岗位都安排了志愿者巡视,工作内容以劝阻投喂和科普教育为主,并维持次序。其中阿拉伯狒狒展区和熊山的投喂现象最为严重,均安排了充足人员巡岗。

与此同时,一年一度的蝴蝶展也拉开帷幕。相关系列活动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其中。首先,蝴蝶展自主探索活动,起点设在两爬馆入口处,由志愿者发放折页问卷,并引导游客查看蝴蝶知识科普版面,从中寻找线索,回答折页中的趣味问答题。活动终点设在科教馆门口,游客将回答完成的问卷交给终点志愿者核对。问卷完成率约占55%,其中有30%的回卷准确回答了问题,给与小礼品奖励;其余的70%回卷在纠错后也给与小礼品以示鼓励。

其次,设在两爬馆二楼的假期特别版科普车,由两名较为资深志愿者为游客讲解蝴蝶知识、展示蝴蝶标本和发放蝴蝶活体进行放飞活动。

最后,在科教馆大厅,奇趣昆虫展也很受游客欢迎,主要展示蝈蝈、螽斯、蟋蟀等鸣虫;旋转步道上布置了10个展柜,展示蝴蝶和其他昆虫的标本。志愿者在此为游客们提供咨询服务,并协助维持现场秩序。

 


查看

恭贺干脆面君乔迁新居

微信图片_20230927152222.jpg

微信图片_20230927152233.jpg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收获火红,收获金黄,收获希望。干脆面君也收获了自己的超豪华大house,在这里要恭喜小浣熊乔迁新居。

说到这新居,也确实和以往的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呢?听我细细道来。

整个展区分为了三处,室内后场+室外主场+室外分场。

室内后场利用原有闲置房进行改造,分割出3m*3m的钢网笼舍3间,作为日常收纳管理的用房,与室外主场通过不锈钢通道进行连接。

不锈钢通道作为连接室内外的主要通道,通道在大树之间穿梭,不仅起着连接的作用,还是一处精心设计的参观通道,可以让游客从不同参观角度,有不同的参观体验。

室外主场可以说是很豪华了,面积有近240平方米,其内部布置了假山、溪流、荔枝木的栖架,小木屋等丰容设施,以展示陆地环境为主,外部参观面模拟假山石的自然形式,以玻璃展面进行参观,在假山参观面的外部还设置了儿童的攀援墙,沙坑,供小朋友玩耍,攀援墙上还特意开了窗,可以供小朋友参观。

室外分场与主场通过高空仿藤蔓进行连接,分场利用原有水池进行改造,主要以大水面为主要展示形式,布置假山流水及小木屋、栖架进行丰容,面积52平方米,1.2m高的玻璃参观面,满足安全高度的同时,还能让游客无障碍参观,展区背景以假山石及墙绘组成,更贴近自然环境。

届时游客可以从平视、仰视、俯视等多角度进行参观,小浣熊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和通道、藤蔓、栖架等多种通行方式,以及盥洗、攀爬、游泳等多种日常活动,丰富了小浣熊的日常生活,也增加了游客的游园体验。

 


查看

鸟队管理室节前大扫除

 登录页(1).jpg

  双节来临之际,队组同事对管理室进行了一次大扫除,清理了会议室、更衣室、浴室、厕所、仓库、庭院和停车棚等地方堆积的垃圾。清理完成后的环境更加清爽,有益于大家的心理健康。

  更衣室堆积的杂物基本上都是积满灰尘的鞋子,仓库则是许久不用的已生锈或发霉的工具。庭院和车棚下堆积了一些坏掉的凳子和废弃的水管。在清理的过程中还找到了一些对丰容岗位有用的道具,我们将其带回各自岗位去使用。

  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劳动下,打扫过程中清理出来的各种杂物大大小小装了五六箱,室外区域变得清爽整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队组管理室也恢复了干净整洁的面貌,让我们一起迎接喜庆、祥和的双节吧!


查看

“蝶舞申城” 上海动物园第十一届蝴蝶展盛大开幕

 


640 (1).jpg

640 (9).jpg

 

    9月27日,“蝶舞申城”上海动物园第十一届蝴蝶展盛大开幕。已经陪伴我们走过10个春秋的上海动物园品牌活动,今年又有了新的亮点和突破,园方已向广大游客发出诚挚邀约,即日起至10月22日,与你不见不散。

    活体蝴蝶展示仍然是本届蝴蝶展的重点。两爬馆生态馆作为蝴蝶花园主会场,主要展示活体蝴蝶和蝶蛹羽化展示两部分内容。青凤蝶、碧凤蝶、玉带凤蝶、金斑蝶、虎斑蝶等二十余种乡土活体蝴蝶在馆内翩翩起舞,采取合理搭配蜜源植物的方法,达到蝴蝶花园的下、中、上层和全天都能看到蝴蝶翩飞的效果。在蝴蝶花园内,许多植物的树干树枝上或悬挂或粘有各样造型的蝶蛹,还有一棵超大羽化树(科普版面),想了解蝴蝶羽化知识的游客,可以在此近距离观赏到破蛹成蝶的奇妙过程。

 

从室内走向室外

 

除了主会场生态馆,今年园方还在食草动物区附近打造了一个蝴蝶户外花园,选取上海本土蝴蝶需要的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进行种植和布置,吸引本地野生蝶类栖息繁殖,打造上海本土秋季蝶类齐欢的生态化展示效果,为大家呈现一个别样的蝴蝶观赏方式。看,五色梅花色丰富多变,有的花初开时为黄色或粉色,渐渐变为橘黄或橘红,最后变为红色,故有“五色梅、七变花”之称;百日草,花中有蜜腺,易吸引各种蝴蝶。天气晴朗时,几乎每朵花上都可见蝴蝶飞落,让人称奇;八宝景天,花密生,白色或粉红色,花药紫色。盛花时,密密匝匝的小花似一片粉烟,群体效果极佳,花香四溢,引得蝴蝶成群结队而来,在花上翩翩起舞;大花醉鱼草,开花繁茂,花序大而艳丽,花期长,是优良的夏秋花灌木,醉鱼草属植物较容易招引蝴蝶,在盛花期,常可看到成双成对的彩蝶,花与蝴蝶相辅相成构成梦幻的动态美景;柳叶马鞭草,开花繁茂而长久,花开时节,微风吹过,摇曳的身姿、柔雅的淡紫色在夏秋带来一片清凉。盛花时,花香怡人,总有美丽的花蝴蝶相伴。

还有玉带凤蝶和金斑蝶幼虫展示,猜猜这些柠檬、佛手和马利筋都是哪位毛毛虫宝宝青睐的植物呢?

 

从园内走向园外

本届蝴蝶展,上海动物园还走出园外,与长宁区生态环境局共同举办“蝶恋生境 美美与共 园社联动蝴蝶主题科普活动”。经过了前期指导,9月27日,上海动物园来到美丽的中泾蝴蝶主题生境花园,与长宁区生态环境局、长宁区程家桥街道、长宁区新泾镇镇共建自然生态科普联盟。近年来,长宁区致力于统筹推进长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积极推进生境花园等各类“生境+”体系建设,推广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上海动物园积极参与到其中的工作,为生境花园的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

当天,参与活动的学生和社区居民们变身“虫虫大侦探”,在科普老师的带领下,在有限的时间内,在生境花园中共觅得了?种物种。上海动物园高级工程师朱建青、城市荒野工作室全职讲师周寅为现场观众带来关于上海动物园昆虫新物种和建设蝴蝶花园主题TED演讲,上海动物园高级工程师、昆虫专家陈志兵现场赠书蝴蝶科普专著《上海常见蝴蝶辨识手册》,并向社区蝴蝶特邀观察员授予徽章,希望可以切实推动社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后续,在本土蝴蝶最为活跃的金秋时节,上海动物园还会和生境花园开展紧密的园社联动科普活动,包括社区本土蝴蝶讲座、蝶蛹观察、自然笔记等活动,向居民宣传本土生态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作用。

 

 

从蝴蝶延伸到昆虫

 

蝴蝶隶属于昆虫大家族,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是地球上物种数量最多、个体数量最大、生活方式最多样、生存策略最奇特的一大类生物。本次蝴蝶展展示内容突破蝴蝶这一大类,另在科教馆开设奇趣昆虫展,在中厅展出迷卡斗蟋、优雅蝈螽、竹蛉等7种活体鸣虫,是不是听着名字很生疏,其实他们都是直翅目蟋蟀科和螽斯科的成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蛐蛐儿和蝈蝈。鸣虫的集中展示,将带领游客打开自然观察中的听觉维度,在聆听虫鸣、回忆童年的同时,体察更广域的大千世界。

转廊展示世界范围内有特色的昆虫标本,让人进一步了解昆虫这一不起眼但庞大的族群。昆虫的生存智慧板块,让我们见识到小小的昆虫,如何凭借聪明才智繁衍至今的,比如它们有拟态、保护色、警戒色、恫吓等等方式来保护自己。昆虫与神话故事板块让我们知道很多昆虫的拉丁学名是来自于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在这里我们还可以了解我们中国家喻户晓的梁祝化蝶,梁祝为什么化蝶?化作什么蝶?昆虫展将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展览比专业更有趣,比有趣更专业。

 

寓教于乐 蝴蝶科普

 

上海动物园推出一系列蝴蝶主题科普活动,包括亲子活动、专题讲座、游客自主探索、直播等形式,内容丰富,寓教于乐,欢迎广大游客参与。

蝴蝶花园、蝴蝶户外花园、奇趣昆虫展

时间:9月27日--10月22日(活动期间)

①蝴蝶讲解放飞活动

十一期间在两爬馆二楼平台开展科普小推车讲解,定时发放活体蝴蝶,引导到蝴蝶花园进行安全的蝴蝶放飞活动,丰富游客游览体验。

②游客自主探索

在两爬馆入口附近走道边,利用螺纹钢制作一组游客自主探索题目,游客在起点处拿取探索折页进行自主探索,完成相关蝴蝶知识问答。

时间:活动期间的节假日及周末

③园艺大讲堂《上海常见蝴蝶的辨识》

时间:10月14日(周六)10:00

主讲人:陈志兵

向公众介绍上海常见的本土蝴蝶及辨识方法。

④动物仿生萌课堂--蝴蝶

纸币在阳光下能呈现不同颜色,这种防伪技术是借鉴了蝴蝶翅的原理。有的蝴蝶可以利用鳞片颜色为自己加密,向潜在交配对象呈现一种颜色,向捕食者则呈现另外一种颜色。本次超萌仿生课将带你学习蝴蝶翅中的秘密。

时间:10月2日、10月6日

报名方式:上海动物园微信公众号招募

⑤一起找蝴蝶--我为昆虫做旅馆活动

利用新开设的蝴蝶户外花园与狮虎山后自然生态林资源,一起去寻找大自然中的蝴蝶,并根据观察到的昆虫的不同食性,在老师的指导下为昆虫们制作合适的“旅馆”。

时间:10月15日、10月22日

报名方式:上海动物园微信公众号招募

 

 

 

 

查看
 
 
 
 
[1 /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