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绣球花,花开浪漫时

20250520绣球 (6).JPG

20250520绣球 (8).jpg

 

五月的阵雨后,绣球花开的愈发娇艳起来。它们簇拥成团,竞相绽放笑颜,红的、粉的、蓝的、紫的,明媚动人,撩人心弦。

绣球为虎耳草科绣球属灌木,聚伞花序近球形,花球大而美丽。绣球的花多是不育花,我们看到的“花”其实是它的花萼,由叶子进化而成。真正的花是藏在“花瓣”中间的那一小粒。

绣球是色彩的精灵,它的花色变化多端,让人目不暇接。红的热烈如火,粉的娇媚如霞,蓝的清新如水,紫的幽邃如迷。每一种颜色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绣球在散射光环境下生长良好,弥补了多数开花植物需全日照的局限,因此在林下景观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且花色丰富,可以增强视觉感染力。通过不同品种组合,花期可以从5月持续到9月,符合可持续发展、降本增效的理念。

上海动物园中遍植绣球,或营造花海,或丛植于路边,或散植于林下,都表现不俗。狼雕塑广场有一片近500平方米的绣球花园,无尽夏、花手鞠、佳橙、香草草莓等品种次第盛开,带来属于初夏的气息。

天空辽阔蔚蓝,信步动物园中,与绣球花不期而遇,一不小心就掉进这初夏的浪漫温柔里。


查看
2025.06.09

动物园里的“厨艺达人”

252f7bd96a8e42a068cf3f279717901.jpg

 

在上海动物园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厨艺达人”——动物饲养员,他们的工作远不止清洁笼舍,更是为动物们精心配制营养均衡的专属美食,用专业守护着每一个生命的健康。

走进松鼠猴展区,饲养员准备的“特供”大餐令人眼前一亮。面包虫、大麦虫、蟋蟀等多种昆虫,富含不同微量元素,成为松鼠猴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为了让松鼠猴展现自然觅食行为,饲养员还设计了特制透明取食器,布满小孔的结构让猴儿们必须施展“巧技”才能吃到美食。游客在观看松鼠猴灵巧取食的同时,结合科普讲解,能深入了解动物的习性与生态知识,真正实现了动物展示与科普教育的双赢。

黑白疣猴作为食叶猴的一种,树叶是主食。饲养员紧跟时令,当桑树繁茂、桑果成熟时,便为它们送上这份新鲜的桑叶大餐。黑白疣猴们先品尝鲜甜的桑果,再细细咀嚼桑叶,吃得津津有味。

饲养员们不断更新动物食谱,结合时令挑选最美味的食物,让每一只动物都能享受健康美味的饮食,也为游客带来了生动有趣的科普体验,让人与动物的美好故事在动物园里不断上演。


查看
2025.06.05

小朋友们注意啦! 六一奇妙寻“宝”之旅开启

7b95959688f75625190ad051ad91596.jpg

5fb91c281ca0fb0e3a440690db19b9c.jpg

 

六一儿童节将至,大朋友、小朋友们准备好迎接一场特别的欢乐之旅了吗?快来上海动物园开启萌趣满满的寻“宝”之旅,与可爱的动物宝宝们亲密相遇!

走进灵长区,“重量级”明猩——海贝和海弟,作为灵长区体型最大的大“宝宝”,它们威武的身躯,憨态可掬的模样十分吸引眼球。不远处,长臂猿宝宝喜欢依偎在妈妈怀里撒娇,画面温馨十足。

今年新出生的环尾狐猴宝宝更是活力四射。别看它们年纪小,发育迅速的它们已不再满足于做妈妈身上的“小挂件”,正和小伙伴们欢快地追逐、跳跃。再往前,白臀长尾猴宝宝——“小博士猴”也很受人关注,它的“博士帽”和“白胡子”逐渐成型,宛如小大人般可爱。

黑猩猩宝宝们在姐姐带领下满世界乱跑,灵活地在参天大树间攀爬跳跃,惊险又有趣。狒狒山上,一眼就看到阿拉伯狒狒宝宝那一身稚嫩黑毛,长大后它的毛发会变成独特的“锡纸烫奶奶灰”。狨猴馆里藏着几只“闪电小跟屁虫”,毛茸茸的普通狨宝宝黏着爸爸妈妈满场飞奔,刚对上焦就“嗖”地窜到另一头,只留给镜头一团残影。

这个六一,让我们相聚动物园,与这些可爱的动物宝宝共度欢乐时光!


 


查看
2025.06.01

国际护士节送祝福 上海动物园免费对全国护士开放

微信图片_20250509154840.jpg

微信图片_20250509154851.jpg

专属福利

2025年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为了感谢广大护士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辛勤付出,上海动物园特送上节日问候与祝福,在节日当天对全国护士实行门票免费政策!

 

活动时间:2025年5月12日(周一)。

免费对象和入园方式:全国范围内持有国家认可的有效证件(护士执业证书)的护士免票入园参观。

 


查看
2025.05.09

夏天要去逛动物园!

微信图片_20250509134410.png

微信图片_20250509134321.png

 

春辞,夏至,快到夏日里舒展身心!让我们和家人、朋友,一起走进上海动物园,邂逅自然的蓬勃生命力!

迷人的“大猫”

猫科动物神秘又迷人,是很多人青睐的对象,在众多的猫科动物中,你最喜欢谁呢?今天向你介绍的,是一种“大猫”,叫作华南虎。华南虎是中国的特有种,又称中国虎,可惜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华南虎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在野外已经功能性灭绝。它们只能在动物园中生活,总数不足250只,上海动物园目前有20余只,都是20世纪50年代从野外捕获的华南虎的后代。当时,有繁殖记录的为6只,上海动物园和贵阳黔灵山动物园各有两雌一雄,因此在华南虎的“家谱”上,分为“上海系”和“贵阳系”。经过多年观察、研究、分析,“上海系”华南虎明显携带多子基因,“虎丁兴旺”。

温和的“巨人”

你有没有看过电影《金刚》?影片中的“金刚”,原型就是大猩猩。在上海动物园的大猩猩馆,生活着温柔的大猩猩妈妈阿斯特拉、富态的阿姨昆塔,以及两个“小伙子”——海贝和海弟。

就像电影中的“金刚”一样,拍打胸脯是大猩猩的招牌动作,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大猩猩会用手掌(而不是拳头)左右交替拍打胸脯,发出响亮的声音,这声音能传很远。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成年雄性大猩猩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展示其体形、地位和战斗力。

你知道大猩猩和黑猩猩、猩猩的区别吗?我来告诉你吧!

上海动物园的大猩猩、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均成功繁育,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四大类人猿都有繁育的动物园。下次来园好好看看它们吧!

上海“土著”

上海动物园的乡土动物区开大陆动物园之先河,模拟上海及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集中展示上海周边的本土动物,以期市民更好地了解和关注本土动物的保护。

在乡土动物区,有一片很大的展区,这里生活着一群没有角的小鹿,它们的尾巴短短的,耳朵圆圆的,逃跑时像兔子一样一跳一跳的,成年雄性还有一对长长的“獠牙”。它们的名字叫作獐。早在新石器时代,上海就有野生獐的分布,在19世纪末数量还相当多。但伴随着栖息地面积减少与人类过度捕猎,獐的数量不断下降,至20世纪初,在上海几乎绝迹。2007年,上海开始了獐的重引入项目,从浙江引进了21头獐,于华夏公园内饲养,并成功繁殖后代。此后,数百头健康的獐从这里走出,被陆续输送给滨江森林公园、松江浦南林地、新浜林地、南汇东滩和崇明明珠湖等地进行野化、野放。终有一日,獐会回归上海真正的自然家园,正如它们的祖先一样。 

在上海动物园灵长类动物区的一隅,有个地方经常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那个地方就是灵长育婴房,是人工喂养各种灵长动物幼崽的地方,吸引游客目光的也正是这些可爱的灵长宝宝们。

一般情况下,不主张人工育幼,因为母乳对幼崽的生长发育是最好的,而且幼崽跟着母兽也可以学到社群生活的经验。但是在动物饲养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1.幼崽是早产儿或先天体质虚弱。

2.母兽第一次产崽,缺乏带崽经验,不会哺育幼崽。

3.母兽产后虚弱、产后泌乳不足或没有乳汁,没有办法哺育幼崽。

4.母兽没有母性而弃崽,或由于社群地位较低受到干扰而弃崽。

出于救治个体、确保种群个体数量的目的,不得不进行人工育幼。跟人类婴儿一样,其他灵长宝宝也是需要喝奶的。刚刚被救助的小宝宝往往身体非常虚弱,需要保育员用针筒缓慢滴注给它们。随着它们体力增长,会逐渐过渡到用奶瓶喂奶。同时,灵长宝宝们的个体大小差异极大,所以,在育婴房能看到不同类型、大小不一的奶瓶,种类多到可以办一个小型的奶瓶展览会。

随着灵长宝宝们逐渐长大,它们需要更大的空间去探索,学习更多的技能,也需要和它们的伙伴进行交流。这时候,保育员会准备一个大房间,仔细装修一番,添置各类丰容物,让小家伙们开始它们的“升学之旅”。

 


查看
2025.05.09

动物健康管理不松懈 狨猴馆里练“秤上功夫”

681ef1ca52698b0e3aa9f87c8dbe80d.jpg

 

在动物园里,饲养员的工作远不止清理笼舍、投喂食物那么简单。让我们走进狨猴馆,看看饲养员在如何把动物训练融合到动物健康管理中去吧。

下午是狨猴的训练时间。这些体型小巧、行动敏捷的“小精灵”,起初对秤和小笼子充满戒心。为了让它们配合,饲养员每天定时来到展区,一待就是数小时。饲养员回忆:第一次接触体重秤时,它们都把秤视为“危险区”,宁可饿着肚子,也不肯靠近半步。通过持续的“食物奖励+温柔陪伴”,数天后,狨猴们逐渐放下戒备。如今,多数狨猴会主动站到秤上。

有趣的是,每只狨猴性格迥异:聪明的赤掌胥早已就位静待饲养员到来;胆大的普通狨会稳稳站在秤上吃完水果;胆小的黑羽狨则必须等饲养员走远,才敢探头探脑爬上秤。针对这种差异,饲养员采用分体体重秤,既保证数据精准,又避免动物应激。而对于新生的普通狨宝宝,饲养员们有一套巧妙的“间接称重法”:先测雄猴体重,再测父子同框时的重量,差值即为幼崽体重。

从行为训练到健康监测,从食物配比到情感沟通,饲养员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动物守护者”的深层含义。他们手中的扫把与秤盘,承载的不仅是日常劳作,更是对每个生灵的责任与热爱。

 


查看
2025.05.07

活动招募 | 园艺大讲堂《城市中的大树故事》

紫花地丁种子.png

微信图片_20250509105935.png

 

都市中,乍看之下,似乎只有钢筋、水泥和沥青构成,但走近观察,会发现那些被我们遗忘的地方仍旧生机勃勃。它们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存方式,它们悄无声息却又无比强大。它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展现出不同的自然之美令人着迷。

生活在都市,我们渴望自然。与其舟车劳顿跋山涉水带着孩子搞得疲惫不堪,不如学会转念,静下心看看我们的身边。

绿地、公园、生境花园,甚至你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接送孩子的途中,那些下意识地被我们屏蔽了身边的微小自然环境中,在我们不在意的地方同样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自然奇趣,而正是它们支持着我们生命能量,增加日常的幸福感。

本期,我们跟着绿野老师一起,走近她和孩子们的日常,听她讲在身边的社区、在生境花园发生的大树故事;她和一群小自然爱好者意外观察到一窝鸟蛋的故事。从做窝、育雏到飞离鸟巢......,看看小朋友们是如何守护一窝鸟蛋成功孵化,并回归大自然的呢?

 

园艺大讲堂《城市中的大树故事》

活动时间:5月10日(周六)13:30-14:30

主讲嘉宾:施柳燕

参加对象:6-15岁亲子家庭 ,欢迎成人自然爱好者

活动费用:活动免费

主讲人介绍:

施柳燕(自然名:绿野):自然导赏员,两个孩子的妈妈,“家门口的自然课”项目发起人,“给宝贝的故事书”公众号主理人,阅读+自然育儿践行者,常馨生境花园志愿者,生命探索者,2024上海自然教育大赛优胜奖获得者。

活动报名:上海动物园微信公众号


查看
2025.05.07

长颈鹿展区新增手绘科普板 提升游客参观体验

微信图片_202505031443471.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1443462.jpg

 

近日,一批全新的手绘科普板正式在上海动物园长颈鹿展区亮相,为游客带来了更丰富有趣的参观体验。

 这些科普板内容丰富多样,涵盖长颈鹿饲养与健康管理的多个方面。有的介绍了在小长颈鹿不被妈妈接受时,饲养员会在哺育初期为其补充牛初乳增强其抵抗力;有的提及圈养长颈鹿蹄部角质化增生常见,饲养员需定期进行检查、修剪及打磨;还有的讲述为保护展区绿化,给梧桐树裹铁丝网,同时保证提供新鲜树叶供长颈鹿采食。

此外,科普板还提到饲养员每月为长颈鹿称重监测健康,以及保育员设计透明趣味取食器,既方便游客观察长颈鹿取食,又增添其取食难度与趣味性。

 这些手绘科普板全部由志愿者绘制完成,色彩鲜艳、图文并茂,以生动易懂的方式呈现知识,让游客在观赏长颈鹿的同时,深入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养护知识,受到游客一致好评。

 


查看
2025.05.06

升级展区设施 提升动物福利与游客体验

微信图片_20250503144345.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1443461.jpg

 

近日,上海动物园长颈鹿、南美貘和海狮展区新增一系列丰容设施。

在长颈鹿展区,崭新的“旗杆”矗立起来,它们肩负着悬挂树枝与趣味取食器的重任。这一巧妙设置,让长颈鹿在取食时那优雅的身姿得以更清晰、更全面地展现在游客眼前,无论是伸长脖子啃食枝叶,还是灵活运用舌头获取美食,都能让游客大饱眼福。

而南美貘和海狮展区,新增的可插放食物的取食器也别具匠心。这些取食器不再是简单的投喂工具,而是通过模拟自然觅食场景,激发动物的探索欲和觅食行为。

此次新增丰容设施,不仅大大提升了动物福利,让动物们在更适宜的环境中生活,也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参观体验,使游客能更直观地感受动物的自然行为,实现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查看
2025.05.06

小小猫科动物学家——小手牵小爪

 

微信图片_20250509110953.jpg

微信图片_20250509111008.jpg



你们知道吗?在神秘的动物世界里,有一群身披华丽毛绒外衣、眼神锐利如炬的王者,它们就是——猫科动物!从小巧敏捷的豹猫到威风凛凛的老虎,它们是大自然中的猎手,拥有着令人惊叹的速度、力量和智慧。

而家猫作为猫科动物中被人类驯化后形成的品种,近年来成了都市生活的“标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一只猫咪作为新的“家庭成员”,但在这股养猫热潮的背后,很多新手铲屎官却面临着意想不到的问题:

怎么样才是正确撸猫?

猫咪竖起尾巴是开心还是生气?

生病的小猫会发出什么隐藏信号呢?

   这个周末,带孩子解锁猫科动物的神奇世界!我们将带你深度解读猫咪的行为,还有机会为动物园的猫科动物制作丰容,感受它们的独特魅力。

活动亮点一:丰容DIY

在猫科动物的世界里,快乐其实很简单,一小节竹筒就能成为它们的丰容玩具。我们将在饲养员老师的指导下,为上海动物园的狞猫和薮猫精心制作丰容玩具!我们亲手做好的丰容将由饲养员老师挑选后放入展区,由“猫主子”们来自由探索吧。

活动亮点二:喵星人科普课堂

我们邀请了28年资深“铲屎官”老师亲自授课,带你走进喵星人的世界!从猫咪的行为习性到猫咪之间的“加密通话”,从如何正确接触猫咪到猫咪生病的表现,猫咪科普课堂教大家如何做负责任的“铲屎官”! 

 

讲师介绍:蓝炯

· 28年资深“铲屎官”

· 宠物书作者

活动时间:2025年5月11日

活动报名:上海动物园微信公众号


查看
2025.05.06
 
 
 
 
[1 / 65]
 
[]